![]() 电机骨架和微电机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机骨架和微电机,其中,所述电机骨架包括:绕线部;挡板,所述挡板有两个且位于所述绕线部的相对两侧;和侧耳,所述侧耳有两个且对应设于所述挡板远离所述绕线部的一侧。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旨在提供一种避免线头交叉,保证在电机通电时不会出现匝间短路的电机骨架。 公开号:CN214337680U 申请号:CN202120610824.6U 申请日:2021-03-25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伍双银;奉勇军;郭健章 申请人:Foshan Ruige Motor Co ltd; IPC主号:H02K3-46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骨架和应用该电机骨架的微电机。 [n0002] 微电机,全称“微型电动机”,是指直径小于160mm或额定功率小于750mW的电机。微电机常用于控制系统或传动机械负载中,用于实现机电信号或能量的检测、解析运算、放大、执行或转换等功能。 [n0003] 电机骨架是微电机的组成部分之一,用于线圈绕线。 [n0004]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n0005] 双速电机具有两种运行速度,因此在电机骨架上具有高速挡绕线组、低速挡绕线组以及公共端绕线组,在电机通电运转时,若线头交叉接触,则有可能出现线圈匝间短路而烧毁线包的现象。 [n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骨架,旨在提供一种避免线头交叉,保证在电机通电时不会出现匝间短路的电机骨架。 [n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机骨架,用于线圈绕线,所述电机骨架包括: [n0008] 绕线部; [n0009] 挡板,所述挡板有两个且位于所述绕线部的相对两侧;和 [n0010] 侧耳,所述侧耳有两个且对应设于所述挡板远离所述绕线部的一侧。 [n0011]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侧耳包括: [n0012] 平板部,所述平板部设于所述挡板远离所述绕线部的一侧;和 [n0013] U型部,所述U型部的一端与所述平板部连接,所述U型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挡板连接,所述U型部与所述挡板之间形成线头槽。 [n0014]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侧耳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所述线头槽内部,且将所述线头槽分隔形成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 [n0015]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隔板的一侧与所述U型部连接,所述隔板的另一侧与所述挡板连接。 [n0016]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挡板对应所述第一放置槽和所述第二放置槽开设有避让口。 [n0017]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隔板平行于所述挡板,所述隔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U型部的两侧对应连接。 [n0018]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平板部与所述挡板之间开设有过线槽,所述过线槽与所述线头槽连通。 [n0019]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挡板上开设有过线孔,所述过线孔有两个且间隔设置。 [n0020]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绕线部、所述挡板以及所述侧耳为一体注塑成型。 [n0021]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微电机,所述微电机包括如上述所述的电机骨架。 [n0022]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电机骨架包括绕线部、挡板和侧耳,挡板有两个且位于绕线部的相对两侧;侧耳有两个且对应设于挡板远离绕线部的一侧,绕线部用于低速挡、高速挡以及公共端的线圈绕线,多组线圈的线头通过挡板且置于侧耳内,由于采用了带侧耳的骨架对线圈的线头进行理顺且分别归置的技术手段,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电机通电运转时,若线头交叉接触,则有可能出现线圈匝间短路而烧毁线包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避免线头交叉,保证在电机通电时不会出现匝间短路的技术效果。 [n002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n002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机骨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n0025]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机骨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n0026]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机骨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n0027]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机骨架的主视图示意图; [n0028] 附图标号说明: [n0029] 电机骨架100;绕线部10;挡板20;避让口21;过线孔22;侧耳30;平板部31;U型部32;隔板33;第一放置槽34;第二放置槽35;过线槽40。 [n0030]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n0031]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32]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n0033]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n0034]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n0035]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机骨架100,用于线圈绕线。 [n0036]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n0037]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该电机骨架100包括绕线部10、挡板20和侧耳30,其中,挡板20有两个且位于绕线部10的相对两侧;侧耳30有两个且对应设于挡板20远离绕线部10的一侧。 [n0038] 可以理解地,绕线部10呈方形筒状或者圆筒状,在本实施例中,绕线部10呈方形筒状,该绕线部10具有首尾相连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相邻侧板之间圆弧过渡,且侧板与挡板20之间也设有圆角,减少应力集中,提高结构稳定性。 [n0039]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电机骨架100包括绕线部10、挡板20和侧耳30,挡板20有两个且位于绕线部10的相对两侧;侧耳30有两个且对应设于挡板20远离绕线部10的一侧,绕线部10用于低速挡、高速挡以及公共端的线圈绕线,多组线圈的线头通过挡板20且置于侧耳30内,由于采用了带侧耳30的骨架对线圈的线头进行理顺且分别归置的技术手段,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电机通电运转时,若线头交叉接触,则有可能出现线圈匝间短路而烧毁线包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避免线头交叉,保证在电机通电时不会出现匝间短路的技术效果。 [n0040]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侧耳30包括平板部31和U型部32,其中,平板部31设于挡板20远离绕线部10的一侧;U型部32的一端与平板部31连接,U型部32的另一端与挡板20连接,U型部32与挡板20之间形成线头槽。线头槽用于放置线圈绕线之后的线头,避免线头之间产生交叉,造成匝间短路。 [n0041]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侧耳30还包括隔板33,隔板33位于线头槽内部,且将线头槽分隔形成第一放置槽34和第二放置槽35。通过隔板33将线头槽分隔成两个放置槽,即可用于双速电机多个线头的整理。 [n0042] 在本实施例中,双速电机的电机骨架100上具有高速挡绕线组、低速挡绕线组以及公共端绕线组,因此具有三个线头,通过隔板33可以将一个线头槽分隔成两个放置槽,即电机骨架100上共有四个放置槽供线头放置,其中,高速挡绕线组和低速挡绕线组的引出线头伸入同一侧的放置槽内部,公共端绕线组的引出线头伸入另一侧的放置槽内部。通过隔板33形成具有独立空间的放置槽,因此可以防止线头之间产生交叉。 [n0043]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隔板33的一侧与U型部32连接,隔板33的另一侧与挡板20连接。如图中所示,隔板33将U型部32与挡板20之间的空间分隔成左右对称的两个放置槽。 [n0044]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挡板20对应第一放置槽34和第二放置槽35开设有避让口21。该避让口21起到隐藏线头的作用,避让口21的深度大于线头的直径,因此,线头通过该避让口21进入放置槽内部时,线头不会凸出于挡板20的外侧面,避免线头与其他部件产生摩擦接触,进一步起到保护线头的作用。 [n0045]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隔板33平行于挡板20(图中未示出),隔板33的两侧分别与U型部32的两侧对应连接。即隔板33将U型部32与挡板20之间的空间分隔成上下两个放置槽。 [n0046]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平板部31与挡板20之间开设有过线槽40,过线槽40与线头槽连通。完成绕线的线圈可以先经过该过线槽40再进入放置槽内部,过线槽40的深度大于线头的直径,过线槽40与避让口21的作用相同,均为隐藏线头,使线头不会凸出于挡板20的外侧面,避免线头与其他部件产生摩擦接触,进一步起到保护线头的作用。 [n0047]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挡板20上开设有过线孔22,过线孔22有两个且间隔设置。 [n0048]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绕线部10、挡板20以及侧耳30为一体注塑成型。 [n0049]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微电机(图中未示出),该微电机包括电机骨架100,该电机骨架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微电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n005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电机骨架,用于线圈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骨架包括: 绕线部; 挡板,所述挡板有两个且位于所述绕线部的相对两侧;和 侧耳,所述侧耳有两个且对应设于所述挡板远离所述绕线部的一侧。 [00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耳包括: 平板部,所述平板部设于所述挡板远离所述绕线部的一侧;和 U型部,所述U型部的一端与所述平板部连接,所述U型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挡板连接,所述U型部与所述挡板之间形成线头槽。 [000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耳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所述线头槽内部,且将所述线头槽分隔形成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 [000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一侧与所述U型部连接,所述隔板的另一侧与所述挡板连接。 [000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对应所述第一放置槽和所述第二放置槽开设有避让口。 [0006]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平行于所述挡板,所述隔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U型部的两侧对应连接。 [0007]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部与所述挡板之间开设有过线槽,所述过线槽与所述线头槽连通。 [0008]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上开设有过线孔,所述过线孔有两个且间隔设置。 [0009]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电机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部、所述挡板以及所述侧耳为一体注塑成型。 [0010] 10.一种微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机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机骨架。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US6853105B2|2005-02-08|Permanent magnet motor CN103490572A|2014-01-01|一种三自由度磁悬浮开关磁阻电机 JP2010110213A|2010-05-13|回転電機 CN214337680U|2021-10-01|电机骨架和微电机 CN101752924B|2013-03-27|旋转电机的线圈结构及该旋转电机的驱动系统 CN105356720A|2016-02-24|一种双永磁体横向磁通直线永磁电机 CN105871140A|2016-08-17|转子双边永磁型单绕组双定子游标电机 JPH104640A|1998-01-06|小形モータの固定子 CN2922263Y|2007-07-11|一种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定子冲片 CN109713810A|2019-05-03|一种抽油机用半直驱式扁平永磁力矩电机 CN205178834U|2016-04-20|一种双永磁体横向磁通直线永磁电机 CN201789347U|2011-04-06|一种电机定子铁芯及其应用的电动机 CN212381014U|2021-01-19|用于永磁电机的绕组结构及具有该绕组结构的永磁电机 CN214412440U|2021-10-15|一种高功率密度的永磁转子 CN210640743U|2020-05-29|一种基于直驱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 CN207166232U|2018-03-30|一种无刷电机定子铁芯 CN1284293C|2006-11-08|永磁磁阻式直线电机 CN213879411U|2021-08-03|转子和永磁电机 CN214045348U|2021-08-24|无刷电机和驱动控制器的紧凑型结构及无刷电钻工具 CN211791003U|2020-10-27|一种外转子电机电枢用硬绕组接线 CN209994254U|2020-01-24|一种超声波无刷电机 CN1175548C|2004-11-10|电动机的定子用线圈架结构 CN106230215A|2016-12-14|电机及其转子结构 CN214124954U|2021-09-03|定子、电机和车辆 CN214124952U|2021-09-03|电机的定子冲片及具有其的电机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610824.6U|CN214337680U|2021-03-25|2021-03-25|电机骨架和微电机|CN202120610824.6U| CN214337680U|2021-03-25|2021-03-25|电机骨架和微电机|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